返回 科技讯息
   

上海构建AI“创新雨林”,一杯咖啡的偶遇引发“核爆点”

2025-10-20

曾书霖,AI(人工智能)大模型民企无问芯穹的创始团队成员,兼任上海创智学院产业导师。近来他频繁往返于徐汇西岸模速空间与华泾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率队攻坚“智能终端”前沿领域。

西岸,上海最早集聚人工智能企业与产业的区域之一。2020年9月,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团队入驻西岸智塔,产生强大虹吸效应。五年间,依据“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导向,徐汇区汇聚起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备案大模型数量占全市61%,总产出达千亿元规模。

智塔“塑造高峰”,打造制高点,为产业高度与可能打开空间;2023年模速空间建成,意在“培育雨林”,构建开放平台,面向更广大的初创团队和应用型企业,扩展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广度和参与度。

从智塔地标到模速生态的演进,这正透视着上海“十四五”以来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革新。

今年9月,黄浦江两岸,浦东张江与徐汇北杨两座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先后揭牌,展现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效率。

模速空间效应辐射全市,这些载体通过生态能量的扩散和闭环,深化了产业扎根的深度和可持续性。全要素集聚、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协同,构建起一个要素相互依存、能量自然流动的“创新雨林”,激发创新能量“核爆点”,持续释放推动产业前进的澎湃动力。

“创新特种部队”

“窗口期稍纵即逝,要快。”在模速空间推动下,上海创智学院与无问芯穹近期宣布共建“创智无穹·智能终端联合实验室”,实现校企深度协同——以需求牵引研发、以研发验证理论,以此实现快速迭代。

智能终端,是技术、制造与市场深度融合的“最佳反应界面”。然而,当拥有“百亿参数”的大模型试图装入终端有限的“小身板”时,常面临水土不服:算力捉襟见肘、响应迟滞、功耗飙升……这些技术瓶颈,制约了大模型在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实时交互场景中的落地体验。而无问芯穹和上海创智学院间构建起的协同,正努力打破掣肘。曾书霖说,来自学院和企业的人才汇聚在一起,既懂硬件又懂应用,在充分讨论中打磨架构,利用企业平台做快速的市场验证。

在模速空间,这种协同已渗透到创新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交互已经从“千人一面”走向“千人千面”,实现从回答问题到理解身份、预判意图的质变。

支撑这一能力的,是模速空间企业——东浩兰生元数科技“元数FuturX共创实验室”打造的大模型。在算力推理上与智谱合作,在语料构建上与库帕思携手——“开发‘思维再生’技术时,联动了园区里好几家‘邻居’企业。”东浩兰生元数科技总经理郑翔这样比喻,模速空间内的企业犹如一支“创新特种部队”,基座模型、算力支持、应用开发等各环节高度集聚,一旦有重大项目,能迅速组建攻坚组,为共同目标各展所长。他打趣,甚至茶水间的偶遇,端着咖啡的即兴交谈,都能碰撞出灵感。各类创新要素相互依存、彼此滋养,形成了有机演进的共创闭环。

工业、医疗、法律,AI的落地是将智能技术无缝嵌入现有业态,实现倍乘效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着高度的相互关注。“不仅关心自己的进展,也时刻关注同行的突破。”一位开发端从业者说,“其他垂直领域的成果,很可能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身处模速空间就像在一所永不毕业的大学里,总有人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让你紧跟上大趋势。”这种被创业者津津乐道的体验,就是创新生态的价值——提供资源,更牵引方向。

最新文章

火箭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前进靠的是什么

推荐

 

阅读pexels-spacex-23764(1).jpg© 快百科 火箭能够把宇宙飞船送入绕地轨道,也可以把卫星和 […]

奇瑞墨甲机器人正式进入行业L3能力等级

推荐

 

阅读(全球TMT2025年10月21日讯)在奇瑞墨甲机器人全球发布会现场,一幅关于具身智能未来的全新战略蓝图正式揭 […]

索尼正式推出国行版PS5 Pro游戏主机,引发游戏玩家高度关注

推荐

 

阅读  今日,索尼正式推出国行版PS5 Pro游戏主机,引发游戏玩家高度关注。该主机将于10月29日正式登陆市场, […]

OpenAI正面硬刚谷歌: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推荐

 

阅读这是 OpenAI 入局 AI 浏览器领域的重要一步,也标志其对传统互联网霸主谷歌发起了一场正面挑战——谷歌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呈现适度集中格局

推荐

 

阅读01 “技术先行,但商业模式未定”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1月,一开始的目标并不宏大,它只是想让酒店里的送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