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是都市传说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都相信地球上在智人文明出现之前,还存在过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
在这个文明毁灭后才有的我们,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地球文明是在循环的。
这种地球上存在“史前文明”的观点甚至还有不少的“证据”,比如说在中国青海地区就存在着“史前文明的工业痕迹”,在这里发现了大量至少是在10~15万年前的“铁管”。
在中国青海省德令哈市东南方向差不多40公里,有个叫“白公山”的地方。白公山山顶和周边盐湖中有不少类似于人造铁管的东西。
这些铁管的长度大多和人的手臂长度差不多,部分个体长度能达到10多米,从而穿过整个山体。
直径上通常在2~4厘米左右,最大的能达到40厘米。成分上则由大约70%的铁化合物、20%的二氧化硅,以及8%的钾、铝、钠等元素构成。
早在上世纪时,周边居民就陆陆续续发现这些铁管了。后续不少科研人员也都在关注这个东西,2001年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还牵头搞了一个调查小组,专门实地考察了这些铁管。
通过对“白公山铁管”的反射性检测,发现这些铁管的形成年代大约在10~15万年之前。
那时候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智人手里最先进的“科技”就是各种打制石器、用动物骨骼磨制的工艺品或者是用兽皮制造的衣服。
而智人学会金属冶炼,已经是1万年前的事情了。
并且当时人类进行金属冶炼,造出来的金属制品还不是铁制品,主要是铜制品。
之所以当时人类冶炼的是铜而不是铁,核心原因是人类当时掌握的技术无法产生那么高的温度。
铁的熔点在大约1500摄氏度,铜的熔点在大约1000摄氏度。
如果往铜里面加入锡或者铅形成“青铜”,那么其熔点能降低到800~900摄氏度,这恰好是木炭燃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