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智能家电是这样吗?下班刚出地铁,手机弹出提醒,“根据你的行程,牛排已开始快速解冻,智能烤箱开机预热至190℃,当您到家后,即可取出新鲜解冻的牛排,快速烹饪健康晚餐”。推开家门,暖光自动亮起,中控屏幕显示着,“今天有雨,您的运动鞋已烘干,请在鞋柜第二层取用”。
这曾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也是智能家居描绘了近二十年的蓝图。然而,现实却常常骨感——我们让洗碗机“快点洗完”,它只会固执地重复默认程序,丝毫不能领会“快点”其实是想切换到“快速洗”模式;我们对着烤箱说“我要烤蛋挞”,它却只会说“对不起,我不理解你在说什么”,只能等待我们给出精准的温度和时间。
“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市场里面已经提出了有10年、20年。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行业的雷声大,但是市场侧、用户侧的雨点小,”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孔凡敏锐地察觉到当前行业的困境,“技术集成并没有真正颠覆性地改变用户习惯,或者说没有带来最核心的用户体验的提升。”
问题根源在于,家电的“智能”始终停留在“听话”,而非“理解”。
在此背景下,博西家电与百度展开深度合作,推出全新升级的家电语音交互功能。依托于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小度澜川AIoT解决方案,让用户享受到真正智能的家电服务。

智能家电的“懂”,难在哪儿?
智能家电“不懂事”,是许多家庭的共同烦恼。不同家电有不同的“脾气”,语音指令卡得太死,用户得“迁就”家电,而不是家电“迁就”人。
一方面,家电品类繁多,功能各异,冰箱要管食材保鲜,洗衣机要分面料、控水温,烤箱要调温度、定时长,每个设备都像有自己的“方言”,用户很难用自然的日常对话统一控制。

另一方面,“精准指令”反倒成了用户的负担。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把衣服洗了,明天要穿”,而不是像程序员一样下达指令,“启动洗衣机,选择标准模式,水温30℃,脱水转速800转,预约1小时后完成”。
“用户对语音交互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往往得不到满足。用户需要把每一个家电的每一个指令说得非常精确,才能实现相应的意图。但用户实际上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产品的功能。”博西家用电器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互联业务管理总监王超宇补充道。
这种“机器思维”与人类自然语言的错位,让“智能”大打折扣。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技术负责人李宁指出,真正的难点在于,后台系统需要在海量的家电品类、型号和数据源中进行精准的知识定位,为用户的每一个模糊问题找到答案,“这无异于在一个庞大的知识库中大海捞针。”
当博西家电遇上百度智能云,为家电装上“超级大脑”
如何将不同家电的不同“脾气”转化成AI能读懂的语言,确保用户使用时能快速响应,让家电从被动执行的工具,进化为善解人意的伙伴?博西家电与百度智能云、小度科技的深度合作,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博西家电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余年,旗下拥有博世、西门子、嘉格纳等多个知名品牌,覆盖了广泛的家电品类。博西家电不只想做“功能强大”的家电,更想做“懂生活”的家电。要让家电从“听懂话”到“懂需求”,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底座支撑。
“为了给用户提供顶级的语音交互体验,也为了将我们的服务前置到家电侧,我们必须与行业的巨人合作。”孔凡这样解释与百度合作的契机。
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和小度澜川AloT解决方案,用户借助小度智能设备,既可体验到针对博西家电专属定制的AI助手服务,又能实现对智能家电的精准语音操控。

小度AI助手就像一个“家电翻译官”,小度科技行业创新技术架构师周晓介绍道,“一方面,小度从声源层面解决了厨电等家电高噪音的问题,让设备能够听得清;另一方面,小度通过深度模型把用户的方言、口语化、多轮表达,统一映射成可执行的家电指令。”
让家电听得懂、更智能背后,还有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这个“超级大脑”。“在整个项目当中,千帆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我愿称之为叫全栈式AI生产引擎的角色。”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解决方案架构师牟秀秀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