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凯微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覆盖芯片设计全链条的硬核竞争力。本文将聚焦公司核心技术实力、上半年重磅产品发布、未来增长潜力等关键维度,全面解读这家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SoC芯片设计领军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创新护城河再拓宽
从研发投入看,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达6742.31万元,同比增长7.0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升至28.78%,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这一研发投入强度在芯片设计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支撑了技术团队的扩张与能力升级——截至6月末,研发人员增至26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66.25%,其中博士9人、硕士124人,团队涵盖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等20多个核心专业,更有国家“863专家”、IEEE Fellow等顶尖人才坐镇。2025年2月,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攻坚能力。
安凯微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立了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涵盖机器学习技术、SoC技术、ISP技术、视频相关技术、音频相关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七大类别。特别是在神经网络引擎设计技术方面,公司自研的神经网络加速器IP具备高利用率、低功耗特性,支持LLM和LVM算法本地化部署。在低功耗技术领域,公司通过模拟电路数字化技术提升工艺制程,显著降低芯片功耗。这些核心技术已部分应用于公司量产芯片产品中,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壁垒。
安凯微的创新护城河同样在上半年得到进一步拓宽,公司新取得国内外授权专利3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项,注册商标4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37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1项,注册商标93项(含境外商标4项)。这一庞大的知识产权储备为公司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同时于上半年获多项技术荣誉与资质加持,2025年1月,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5年7月,公司孔明系列芯片之KM01N获得“2025中国创新IC强芯领航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肯定,也为后续参与高端市场竞争提供了资质背书。
多品类接踵突破,场景覆盖再扩容
2025年上半年,安凯微聚焦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SoC芯片赛道,密集发布多款重磅产品,覆盖智慧安防、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门锁等核心场景,技术指标与应用价值实现双重突破。
第五代蓝牙音频芯片AK1080系列于2025年3月推出,采用22nm工艺制程,在A2DP音乐模式下整机功耗低至4mA(中等音量),支持经典蓝牙与BLE双模同时工作,内置24bit DAC和16段EQ调节,兼容200余款手机。该芯片及其AnyBlue1080平台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AI耳机(TWS、OWS)、AI头盔等场景,目前已有多个客户项目在开发中,预计下半年将实现量产出货。
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KM01A/KM01W是上半年的一大亮点。这两款于2025年4月发布的芯片支持AOV(Always On Video)技术,在1秒1帧的AOV模式下整机运行功耗低于30mW,解决了智能摄像机类产品的续航痛点。其中,KM01A采用QFN88封装,专攻低功耗AOV摄像机、4G太阳能物联网球机等应用;KM01W则集成了Wi-Fi/BLE,为AI眼镜提供针对性的视觉解决方案。这两款芯片的视频编码最高支持5MP@20fps或4MP@25fps,拍照分辨率达12MP,并可实现16倍数字变焦,性能指标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优势。
8月发布的AK1037系列低功耗锁控SoC芯片,专为智能门锁场景定制,集成指纹识别加速、RFID卡识别、BLE、触摸按键等核心功能,32位RISC-V CPU@300MHz确保多任务高效运行,2MB/4MB Flash实现固件与数据一体化存储,睡眠模式电流低至2uA。基于该芯片的“交钥匙”方案已完成,可扩展至考勤门禁、充电桩等场景,有望快速抢占智能门锁芯片市场份额。
除独立芯片外,公司KM02X芯片可应用于高清带屏智能视觉方案与边缘计算万物识别方案,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边界。前者支持4K视频处理与2TOPS算力,可本地运行人形、车型等多场景AI算法,适配智能闸机、会议系统;后者集成本地化视觉大模型,实现离线环境下“文字检索图像”“监控画面生成文字”的双向交互,为智慧安防提供高效本地化解决方案。
同时,基于AK39系列芯片的天才虎AI智能录音笔Pro 4G版上市,成为公司首款对接多模态大模型的端侧产品。该方案整合豆包、通义千问等多家大模型优势,语音转文字准确率与智能总结效率大幅提升,芯片动态功耗仅80mW,印证了公司在“端侧算力+大模型适配”领域的技术积淀。
从产品演进路径可以看出,安凯微正从传统的芯片供应商向“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提供完整的参考设计和开发平台,降低客户开发门槛,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增强了客户黏性和产品附加值。
中短期多维共振,三大增长引擎蓄势待发
尽管上半年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但深入分析业务结构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安凯微已经布局三大增长引擎,中短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智能视觉芯片产品线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一引擎。随着KM01A/KM01W的量产爬坡和KM02X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应用拓展,公司物联网摄像机芯片正从传统的家用摄像机向智能安防、智能穿戴、工业视觉等更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据公司披露,新一代支持更高算力、更低功耗和8K分辨率的芯片已在研发设计中,产品梯队不断完善。特别是在AOV技术领域,公司已建立起明显的低功耗优势,有望在4G太阳能摄像机、电池供电摄像机等新兴细分市场获得更大份额。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出口(含香港地区)占比约47.19%,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也将为智能视觉芯片增长提供额外动力。
蓝牙及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芯片构成第二增长极。AK1080系列蓝牙音频芯片和AK1037系列锁控SoC芯片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低功耗无线连接和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实力再上新台阶。特别是AK1037系列芯片通过高集成度设计,极大地减少了智能门锁外围器件,降低了产品成本,提升了可靠性,有望在半自动与全自动智能门锁市场获得更多份额。公司已形成了芯片自研、模组自研、套件自研的智能门锁全栈式解决方案,随着智能门锁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相关芯片业务有望实现加速增长。
“云边端”协同的AI战略将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公司积极布局“端-边-云”一体化的AI能力矩阵:在端侧,量产集成NPU的智能SoC芯片;在边缘侧,研发适配边缘场景的轻量化中小模型;在云端,通过芯片适配主流大模型。这种分层计算、动态协作的模式既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端侧处理需求,又能利用云端强大的计算能力处理复杂任务。随着AIoT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司基于大语言模型和大视觉模型技术的芯片解决方案有望在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获得更广泛应用。
从市场环境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公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智能工厂,推动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AI芯片自主创新。这些政策与安凯微的业务方向高度契合,为公司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将助力盈利能力改善。上半年部分产品价格承压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随着高附加值的KM01A/KM01W、AK1080、AK1037等新芯片逐步上量,以及产品应用向高端安防、工业视觉等领域延伸,公司产品均价和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同时,研发费用率随着收入规模扩大也存在下降空间,将改善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此外,公司产品出口占比约47.19%,海外市场覆盖持续巩固,与涂鸦智能等生态伙伴的合作深化,推动芯片方案在海外智能家居、安防场景落地。同时,公司通过参与设立上海华科致芯创业投资基金(认缴3,000万元),拓展产业链协同机会,为企业外延式发展与生态布局埋下伏笔。
激活团队活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整体看,2025年上半年,安凯微在研发投入、产品创新与市场布局上的密集动作,公司产品正从传统的家用摄像机、智能门锁向智能安防、智能穿戴、工业视觉等更广阔领域延伸,“云边端”协同的AI战略与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彰显了其在物联网智能芯片赛道的坚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