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的部分学者,以及科技投资和成果转化界代表参与了当日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
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高扬以《用于空间可持续探索开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为题,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看法。
“太空轨道上有非常广泛的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比如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的维修和回收、太空望远镜的组装等。”高扬说,很多空间技术在地面上也拥有应用场景,包括采矿、核电和公共事业等方面。
马铁军透露,过去5年爱丁堡大学每年举办投资者与创新者的合作研讨会,邀请数百名投资者、高校学者及学生参加,并基于这一系列活动孵化了150多家苏格兰创新企业。爱丁堡金融创新中心整合了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和商学院资源,分别推动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商业化考量。
作为活动发起方,中科创星是专注于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的专业平台。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在活动现场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西光模式”。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笔资金”缺失的难题,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一院所+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智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效解决科技企业“从种子到大树”的科技服务全要素需求问题。
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正在实践的“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模式,也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据介绍,“超前孵化”从原理和论文阶段介入,支持科学家开展原理设计与概念验证。“深度孵化”则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和商业运营,实现“PI(学科带头人)-IDEA-IP-IPO”的全过程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