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7月16日报道,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夏威夷的昴星团望远镜,在远超冥王星的遥远之处发现了一个名为2023 KQ14的小型遥远天体。他们给它起了个昵称“菊石”。
2023 KQ14是一种罕见的“塞德娜型天体”,它是太阳系外层的一种小型冰质天体,类似于柯伊伯带中漂浮的冰质岩石,或是像冥王星这样的矮行星。到目前为止,太阳系中已知的此类天体仅有四个。2023 KQ14与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距离的71倍。
这个天体沿着一条独特、拉长的轨道运行,且这条轨道已稳定运行了约45亿年。科学家发现,数十亿年来,2023 KQ14的轨道与太阳系中其他塞德娜型天体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轨道却神秘地发生了变化,这表明太阳系外部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这一发现也使得“第九行星”可能存在的说法更不可信,因为2023 KQ14的轨道与科学家所认为的第九行星所在位置并不相符。黄宇坤博士表示:“太阳系中可能曾存在过一颗行星,但后来被抛射出去了,这才导致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异常轨道。”
行星科学家吉田富美补充说,菊石是在远超海王星引力影响范围的太空区域被发现的。吉田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在这一区域,存在轨道细长且近日点距离极大的天体,这意味着在2023 KQ14形成的远古时代,曾发生过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
科学家们将菊石称为太阳系起源时期的宇宙“化石”。这一发现是“太阳系外层形成:冰质遗产”巡天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名称本身就反映了其目标,即寻找像菊石这样的天体,它们作为“冰质化石”,保存着有关太阳系外层形成和演化的信息。
吉田说:“如果FOSSIL团队能够做出更多这样的发现,并帮助勾勒出太阳系历史的完整图景,我会非常高兴。”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一直致力于证明传说中的第九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之为“X行星”)的存在,这颗神秘的第九行星被认为隐藏在太阳系边缘、远超冥王星的地方。
最近的一项研究从13个候选天体中筛选出了唯一一个潜在天体,它正缓慢地围绕太阳运行,距离太阳约465亿至651亿英里。从比例上看,这颗假想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几乎是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20倍。
然而,日本团队对菊石(2023 KQ14)的发现对第九行星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其独特的轨道表明,如果第九行星真的存在,那么它距离太阳要比之前认为的还要远。
这使得发现菊石的研究人员推测,很久以前,一颗神秘行星(可能是第九行星)不知何故被抛离了其绕日轨道。科学家们曾利用第九行星理论来解释银河系我们所在这一小角落仍存在的一些未解之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介绍第九行星时表示:“它也可能让我们的太阳系看起来更‘正常’一些。”“对我们银河系中其他恒星周围行星的观测发现,最常见的行星类型是‘超级地球’及其近亲——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继续说道,“然而,我们太阳系中却没有这类行星。第九行星将有助于填补这一空白。”
如果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巨型行星,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柯伊伯带中的天体相对于行星绕日运行的平面倾斜了约20度。长期以来,第九行星的引力一直在拉扯着这些天体,使它们的轨道发生倾斜,导致整个冰带与行星不在同一平面上。
第九行星的存在及其强大的引力,也将解释为什么所有这些彗星以及像冥王星这样的小型矮行星都聚集在一起,并朝着同一方向运动,而不会飘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