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讯息
   

从风口到风暴,Manus的130天

2025-07-14

最近,市场的聚光灯又一次打在了Manus身上,但这次的关键词,不是三个月前的“一码难求”,而是当下的“跑路”疑云。

这家凭借一段演示视频火遍全球的AI Agent公司,继6月官方确认总部迁至新加坡后,近期证实对国内业务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120名员工中,仅保留40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其余皆被裁员。

一时间,官方社交媒体清空,与阿里的合作动态被删除,中文版产品无法使用……种种迹象让“Manus跑路”的猜测甚嚣尘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在海外社交平台X上的账号保持更新,最新一条更新时间为7月10日,介绍一场定于13日在旧金山的徒步活动信息。

尽管有知情人士向虎嗅澄清“公司没跑路,业务正常”,Manus创始人兼CEO肖弘也在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了“在新的环境下做好全球化产品”的愿景,但市场的疑虑,并未因此消散。

从时间线上看,Manus从3月6日产品上线,到宣布融资、总部迁移,再到大规模裁员,整个过程也就130天左右。这家明星公司的故事,更像是整个AI Agent赛道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一个缩影。

要读懂Manus的这场“迁徙”,需从两条关键线索切入:一是4月来自美国老牌VC Benchmark的投资及其连锁反应,二是Manus产品本身和Agent赛道面临的商业化压力。

Manus“出走”,理性还是无奈?

事情要从今年4月下旬说起。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完成了一笔重磅融资:由硅谷知名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估值跃升至5亿美元。B轮融资所筹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美国、日本及中东等国际市场。

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毕竟Benchmark是硅谷顶级VC,投过Uber、Twitter、Instagram等明星公司。

但拿到这笔钱也意味着,Manus必须更加谨慎处理合规问题。根据今年1月生效的一项美国新规,部分涉及跨境技术企业的投资需接受严格审查。作为一家AI公司,Manus自然在关注范围之内。

一位关注出海项目的投资人对此表示,对于Benchmark这样的美国投资机构来说,在做出投资决定时,会同步考虑到后续的合规安排,“这不只是简单的投资谈判,更是一个包含了投资、迁移、架构调整的打包协议。”

事实上,这类操作在Benchmark此前的投资案例中已有所体现。AI视频公司HeyGen在2023年注销了中国公司主体,2024年获得了Benchmark的融资,并在融资完成后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洛杉矶。

不过,将Manus的迁移完全归因于资本的压力,或许也不全面。一个关键细节是,Manus的新加坡主体、一家英文名为“Butterfly Effect”的公司,早在2023年8月就已在新加坡注册,并由开曼群岛的同名实体全资控股。

上述投资人分析,在今年3月视频爆红之前,甚至在与Benchmark的投资谈判开始之前,Manus就存在为海外布局做准备的可能。

Manus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舞台,Benchmark需要一个合规的投资标的,创业者与资方的合作更像是双方利益的高度契合。

正景资本投资合伙人刘雨佳对「定焦One」分析,除了资本与监管,算力和数据的现实考量,也是推动这次“迁徙”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影响,一些高性能AI芯片在部分市场的获取渠道受限。作为亚洲的GPU和算力枢纽之一,新加坡对Manus这样的AI公司而言,是一个具备资源灵活性和国际连接优势的理想落点。

一位接近Manus的人士透露,Manus之前就曾遇到过高端算力资源不足,导致智能体产品的迭代延迟。在这种情况下,迁移到新加坡,有希望更高效地获取算力资源。

数据合规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刘雨佳强调,随着各国对数据安全和跨境传输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国际业务成了所有AI公司都要面对的问题。新加坡相对宽松的数据合规框架,为Manus服务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当然,这也意味着选择。上述接近Manus的人士称,Manus目前的体量,很难同时兼顾中美两个市场。全力押注海外,是目前的战略决策。

而其从一开始就主要调用海外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对国产大模型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如今的“出海”埋下了伏笔。

最新文章

iPhone 17系列9月8日来袭:四款新机配置定价全揭秘

推荐

 

阅读随着科技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于202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的iPhone 17系列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近期,一系列 […]

探索太阳,飞得更近(科技大观)

推荐

 

阅读近日,帕克太阳探测器再一次近距离飞掠太阳。这艘汽车大小的探测器在距离太阳表面约620万公里的范围内,以每小时约 […]

财联社汽车早报【7月16日】

推荐

 

阅读国家统计局:二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3%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 […]

服务器芯片:AMD即将超越Intel,Arm自信满满

推荐

 

阅读过去十年,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过去,所有数据中心的计算都是 x86 架构,其中超过 90% […]

英伟达和AMD恢复供应芯片,中国大厂疯抢

推荐

 

阅读受将恢复向中国出售人工智能芯片的消息影响,英伟达公司和超微半导体公司的股价今日上涨。 三个月前,美国商务部曾有 […]